4月14日,最高檢召開主題為“深化未成年人檢察社會支持體系示范建設 推動《未成年人司法社會工作服務規范》國家標準落實”的新聞發布會。
4月14日,最高檢召開主題為“深化未成年人檢察社會支持體系示范建設 推動《未成年人司法社會工作服務規范》國家標準落實”的新聞發布會,發布未成年人檢察社會支持體系示范建設典型案例,并答記者問。
最高檢:在80個地區持續開展
社會支持體系示范建設
為涉罪未成年人
提供幫教服務8.5萬人次
80個示范建設單位
涉罪未成年人再犯罪率為4.7%
2.6萬名社會工作專業人員
投入專業服務等工作
那艷芳介紹,示范建設期間,累計有2.6萬名社會工作專業人員投入專業服務、資源聯絡、組織管理等工作。其中,877人擁有心理咨詢師資質,198人擁有家庭教育指導師資質,59人具有律師執業資格。各試點單位共投入7470萬余元用于場所建設、專業服務、人才培養工作。參與社會支持體系建設的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年度審計及年檢合格率為100%。社會工作人員力量、社會資源、經費保障進一步規范。
檢察機關完善與共青團12355平臺
的溝通協作機制
那艷芳介紹,檢察機關完善與共青團12355平臺的溝通協作機制,搭建工作管理和溝通平臺。湖北省黃岡市聯通檢團服務平臺,把團委部門12355青少年服務平臺與檢察機關12309檢察服務平臺進行對接,最大化發揮資源功效。上海市長寧區以“智慧未檢”開發了長寧區未成年人檢察社會服務中心微信“云”平臺,以“寧萌護未”小程序的形式,線上實現未成年人檢察社會支持相關服務的轉介聯動和涉未成年人救助需求線索的高效流轉。
共青團中央與最高檢
就完善未成年人司法保護等方面
探索工作機制
共青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部長岳偉介紹,2018年2月,共青團中央與最高檢簽訂了《關于構建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社會支持體系的合作框架協議》,就完善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加強青少年法治宣傳和犯罪預防、強化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培育青少年社會工作力量等方面探索工作機制。目前,絕大多數省級團委和檢察機關都簽署了合作協議,很多地方團組織也與法院、司法行政部門開展了工作協作。
積極加強青少年
事務社工隊伍建設
《未成年人司法社會工作服務規范》
于今年3月份正式獲批為國家標準
最高檢設立“未成年人檢察
社會支持體系研究基地”
未成年人檢察社會支持體系研究基地主任、首都師范大學副校長雷興山介紹,2022年,最高檢在首都師范大學設立“未成年人檢察社會支持體系研究基地”。研究基地建立以來,持續創新性開展未成年人檢察社會支持體系理論研究;建立與完善我國司法社會工作人才培養體系,為全國未檢社會支持體系示范建設單位3000多人提供了1.25萬多人次的培訓,培養了一大批司法社會工作服務人才;推動未成年人司法社會工作服務體系建設,幫助涉案未成年人回歸健康生活。
《未成年人司法社會工作服務規范》
的研發過程、基本內容
雷興山介紹,在未成年人檢察社會支持體系建設中,為解決未成年人司法社會工作服務標準化、規范化問題,研究基地受最高檢、團中央、民政部委托,參與研發《未成年人司法社會工作服務規范》國家標準,今年3月,此項國家標準已經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正式發布,成為我國社會工作服務業第二項、司法社會工作服務領域第一項國家標準。
從180余個案例中
逐案篩選確定6個典型案例
共青團中央:進一步加強
對司法社工工作的指導
整合多方力量
做好未檢社會支持體系建設
系列研究工作
青雁未成年人關護中心
被確立為示范建設單位
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青雁未成年人關護中心主任肖惠文在答記者問時表示,青雁未成年人關護中心從機構成立,到作為未檢社會支持體系建設試點單位,再到被確立為示范建設單位,一路走來,我們不斷摸索、學習、總結,總的來說有三點:一是工作內容更加全面,服務質效明顯提升;二是多方聯動機制更加成熟,社會協作更加緊密;三是多層次構建更加明確,融合效應持續彰顯。
來源/最高人民檢察院